王苗
7月11日下午,汉中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举办的《AI赋能监理的机遇与实践讨论》专题讲座在汉中市规划展览馆一楼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汉中团市委特聘人工智能公益讲师顾佳敏授课,汉中团市委副书记刘叶到会指导,公司副总经理罗银辉主持活动。公司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分公司、监理部负责人及80余名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共探AI技术与工程监理的深度融合之路。
领导寄语:锚定数字化转型新方向
团市委副书记刘叶在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是赋能传统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增量”,她高度肯定了公司在BIM技术应用、智慧监理平台建设中的先行探索,并寄语广大青年员工,以此次讲座为契机,主动拥抱变革、勇于创新实践,把个人梦想融入企业发展大局,积极运用AI技术大胆破解行业难题,推动“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争做AI赋能企业发展的排头兵,为汉中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授课答疑:解码AI赋能监理的实践路径
授课中,顾佳敏老师立足公司的实际需求和大模型时代的技术革新趋势,系统阐述了AI赋能的核心价值:“传统AI开发成本高、定制难,但通过低代码平台与智能体技术,企业能以更低门槛构建专属AI工具,实现‘科技平权’。”针对监理行业的质量检测、安全预警、进度管理等核心痛点,顾老师分享了无人机巡检中AI实时识别混凝土裂缝、智能安全帽监测工人违规操作等典型案例,直观展现了AI技术从理论到落地的可行性。“未来,AI不仅是‘辅助工具’,更能成为监理工程师的‘智能大脑’,帮助我们在复杂工地环境中提前预判风险、精准把控质量。”顾老师的讲解引发在场员工的强烈共鸣。
讲座结束后,仍有青年员工围在顾老师身边交流相关问题,“一线监理员需要掌握哪些AI工具的基础操作?低代码开发工具的培训周期需要多久﹍﹍”等问题接连抛出。顾老师结合行业案例耐心解答,“AI工具的价值在于‘赋能人’,而非‘替代人’。大家要从具体业务痛点出发,用AI做‘减法’——先实现单点效率提升,再逐步构建系统能力。”
战略部署:青年力量+专项课题,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监理业务的转型升级路径,已通过BIM技术应用、智慧监理平台建设等实践,积累了数字化经验。但面对AI技术深度赋能监理流程优化、风险智能研判等需求,仍需突破性探索。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技术科普,更吹响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冲锋号。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青智小组”的主体力量,由青年技术骨干牵头,围绕“AI赋能企业发展”制定专项战略和“AI+监理”长期课题,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常态化推进技术落地与场景创新,加速AI技术转化为服务竞争力的核心引擎,为汉中生态城市建设与住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具智慧的“汉中监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