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全球建筑市场,是经历了金融危机两年后,“危机”痕迹逐渐明显的一年。为实现经济复苏和增长,世界各国不断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规划,全球格局和实力对比呈现出新的局面。危机带来的成本上升和风险的不确定性,成为全世界“走出去”企业共同面临的压力。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灾后重建和反思在全球各地陆续上演。总结归纳的几个关键词,虽然不足以代表2010年全球建筑市场,但足以让人记住2010年。
关键词一:市场两分化
金融危机过去两年后,全球建筑市场出现的两分化局面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欧美市场低迷,与之对比的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建筑市场的繁荣。虽然2010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建筑市场比2009年略有好转,但阴云未散。日本四大建筑公司——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大林组建筑公司发表的2010财年中期财报显示,受公共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四家公司营业额均比上年同期下滑两成左右,其中鹿岛建设减少21.5%,清水建设减少23.1%。由于日元升值,过去一年日本制造企业在国内投资比较慎重,由此影响了建筑企业的中标业绩。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日本民间设备投资欲望低迷。民主党政府缩减公共开支,也导致政府投资的建筑工程规模缩小。欧洲与美国建筑业投资和消费支出也在减少。与美国、东欧、西欧市场的艰难处境不同,南美、亚洲、非洲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持续增长。由中国、印度推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亚洲建筑业市场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二:基建大潮
随着世界经济触底回升,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速,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也在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复苏、增长的有效抓手,大规模基建投资规划不断推出。
发展中大国引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纷纷开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且规模愈来愈大。美联社根据从各国政府、企业发布的资料,选出了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30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15个项目位于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大国,12个位于发达国家,其余3个是连接西欧、俄罗斯和土耳其的能源管道项目。2010年各个机构推出基础设施建设研讨会,上海世博会期间,墨西哥在世博园内展示了近两年推出的将近100个投资总额超过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印度在2010年推出大规模公路编织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在非洲广阔的市场上方兴未艾。
关键词三:国际化的双刃
传统意义上的国外承包商巨头营业收入增长不明显,甚至大部分出现下跌趋势,在全球500强排行榜中,破纪录地排在中国企业之后。与中国建筑承包商受到经济衰退较少的冲击不同,国外同行们更多地在国际建筑市场遭遇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但国际化也让一些跨国公司尝到了甜头,2010年的国际化代表不能不提ACS公司。去年11月底,德国监管部门表示,已经批准了西班牙建筑服务业巨头ACS公司以35.5亿美元价格收购德国最大建筑商Hochtief公司。在2010年ENR全球承包商225强排名中,ACS集团的总营业收入不是最多,不抵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任何一家企业总营业收入的一半,但是却以27.12亿元的利润远远超过其余的同行。得益于集团多元化发展和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并购获得颇丰利润,ACS集团以收购Hochtief公司全部股份,宣告进一步国际化的开始。
关键词四:成本上升
成本上升成为困扰国内建设企业的近期热点之一,在海外市场运作项目的企业也不例外。人工成本的上升已是普遍现象,同时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也让全球建筑市场付出的成本在增加。根据巴西巴尔加斯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巴西建造成本上升加速。1月17日,芬兰统计中心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12月芬兰建筑成本同比上升2.6%,其中劳动力成本同比上升0.7%,建材成本上升3.9%,其他建筑成本上升1.9%。油价上升成为全球建筑市场共同面临的成本压力。而更为普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将成为推动建筑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进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五:风险不确定
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营业额增速与2009年相比大幅度下降,舆论称与企业规避风险有关。很多企业对于汇率升值的预期有所考虑,另一方面,2010年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环境对承包工程的影响也很大。
就在沙特麦加铁路即将通车的前夕,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沙特麦加轻轨项目情况因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估计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估计将发生大额亏损,从2009年2月签约时预计的可以盈利,转变为披露的41.53亿元人民币巨亏,舆论围绕中国铁建在承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上的得与失展开了讨论。这一铁路建设中的索赔风波仍然悬而未决。海外工程的风险,由于东道国经济、政治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国际建企“走出去”的道路上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六:灾后反思
自然灾害在2010年显得频繁,灾后重建工作在全球各地掀起了热烈的讨论。2010年2月27日清晨,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这是当地自1960年遭遇9.5级地震以来,感受到的最强烈的地震。几十年来,智利已经大力提升建设标准规范和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重大地震事件,损失和破坏远没有想象中巨大,强地震造成的较大损失主要发生在老旧的建筑物中。智利的地震建筑法规和建筑性能,与1月21日海地经历的大地震破坏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在海地的7级地震中,震中接近人口密集市区的地表,造成逾22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智利地震的发生为研究地震的细节和减灾成效提供了机会,也为各地灾后重建的规划方案、建筑标准提供了一面明镜。
同样面临着庞大重建工作的还有4月中旬发生在冰岛火山喷发被烟尘覆盖的欧洲等国、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及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超过四分之一国土曾被洪水淹没的巴基斯坦,以及印尼的地震海啸灾区。关于灾后重建的规划、建筑标准及机遇、挑战,陆续在各地成为关注焦点。
来源:建筑时报